第三二四章 翰国之主 (第1/2页)
至于重启鬼门的殒石或殒铁,则普通认为是出自鬼帝之手,从鬼帝的宫殿之中以某种方式拆分出来的。
鬼帝的宫殿,就是鬼帝的老巢,是当年那一场鬼火流星雨当中体积最大的那些殒石、殒铁。
每年因为各种原因而葬身于鬼域之中的武者、魂师不在少数。
这些人族身上携带着殒兵、殒器,通常便会被汇集到了鬼王手中,再进献给鬼帝。
这一部分的殒兵、殒器,同样会作为开启鬼门的「钥匙」。
包丁落后赵仲半步,听着他将鬼域大潮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,心潮起伏。
因为,距离上一次大潮,已经过去了八十余年的时间。
乾玥大陆上的宗师,几乎有大半是在那一次大潮之后才完成了宗师试炼,相续涌现出来。
穿过门洞,眼前豁然开朗,一眼便望到了京城的内城墙。
内城墙之内,便是王宫。
内墙身为红色,顶覆黄琉璃瓦。
墙高一丈八尺,下宽六尺五寸,上宽五尺二寸。
内城墙周长十八里有余。
这样一圈红墙黄瓦,将一座举世无双的城中之城,从京城众多的雄伟建筑群落当中,给勾绘了出来,鹤立鸡群一般!
趋仲边走边为包丁介绍道:「其实,京城与内城之间,原本还有十二座门。它们的存在使内城和京城之间增加了一道防线。」
「后来,太祖将那十二座城门尽数拆除,修建了大阵,护卫京城。」
「京城二十余万户,近百万人口,乃是乾玥大陆第一大城!翰国大半的人口,便集中在京畿地区。」
「毫不夸张的说,京畿地区的兴盛和安危,关乎翰国的国运。」
包丁一边听着,暗自点头,一边也用心感知着内城大阵那磅礴恢弘的魂元力、魄元力的运转。.
这一座大阵,收集了当时翰国超过一半的殒铁、殒石,历经一十七年才算是修建完毕。
当时翰国的太祖甚至调侃了一句,说是自己的皇陵都没有修建这么长时间,更没有花那么多的钱。
大阵初建成之后的五十年间,又进行了数次的扩建,这才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和威力。
赵仲毕竟只是武宗,只能是引用器阵宗主的原话来点评大阵:「大阵的效果,就是在王城区域内制造出针对鬼怪的「灰***域」。」
须知在绝大部分建筑只是平房的时代,百万人口的一座大城所覆盖的面积是相当大的一片区域。
大江一条支流:浣纱河,从王城蜿蜒流过,是京畿地区最为主要的水源。
横跨浣纱河之上最大的一座木桥,宽六丈,长三百八十步。
王城之中,共有一百零八坊,九市,城墙周长达七十余里。
这一圈城墙甚至被京畿人士亲切的称之为「百里防线」,乃是京畿地区的最后一道防线.......
不过,只需要知道这一座大阵是摄提司首任天师督造的,至今仍由七位宗师联手坐镇阵枢,便可以推测一下其含金量究竟能有多高,威力究竟能有多么逆天!
包丁与赵仲两人穿过内城门楼,在内侍的引路之下,再穿过王宫的库门,终于来到了甘露殿的偏殿等待。
由偏殿位置看过去对面,不过是数十步之遥的那一间挂着「五更斋」匾额的,便是御书房。
这一路走来,包丁剑匣里的无间剑、斩鬼等等兵器也不需要解兵,任由他带着。
只是,包丁明显察觉到了几道审视的目光从自己身上扫过。
他自然是不敢在王城大阵的阵枢当中摆乌龙,弄出什么让宗老们误会的举动来。
赵仲、包丁两人在偏殿内落座,有内侍告知,今上正在与一众大臣商议国事,恐怕一时之间还结束不了。
左右无事,赵仲特意留了下来,跟包丁交待了觐见王上的时候的一些注意事项。
包丁了解完这些礼仪之后,便直接向这一位宗老请教武学方面的一些疑问。
赵仲的武意神像可是八臂,包丁仅仅只是借用山寨版的武意八臂,就已经可以碾压淮阳常平右镇守的四臂神像了!
于是,往往只是赵仲化繁为简的一句点拨,就能让包丁有醍醐灌顶的感悟,受益良多!
而到了赵仲这种武学境界,一招一式之间,仅仅只毫厘之差的改变,就能够让境界、威力出现天壤之别的提升。
交谈间,赵仲甚至已经开始向包丁灌输一些关于武学招式的「势」。
「势」,算是一个招式之中的「武意」。
什么时候「势」能够蓄满了,「武意」就水到渠成了。
赵仲的这一番悉心指点下来,包丁虽然对武意仍是盲人摸象一般,但是至少摸着那一头大象了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